跑步作为一种有氧运动,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之一。有人会选择晨跑来开启新的一天,炎炎夏日,也有人乐于选择夜跑进行锻炼。
跑步运动虽好,但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。若是发现自己跑完步后膝盖疼痛,最好还是停下来,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“跑步膝”了。
所谓“跑步膝”通常是指髂胫束综合征(ITBS),全称髂胫束摩擦综合征(Iliotibial Band Syndrome),是跑步者中常见的一种膝部损伤。它是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较容易损伤的一种类型,由于膝关节反复屈伸活动而致髂胫束损伤或劳损引起的病症,是临床常见的运动损伤,是职业运动员及运动爱好者的常见疾病。常见于自行车运动,长跑,竞走等。
1 “跑步膝”的症状有哪些?
①疼痛,常出现在膝外侧,于跑步时或跑步后加重,尤其是在屈膝约30度的时候最为明显,疼痛可从轻微的刺痛感到无法继续跑步的剧烈疼痛不等。
②髋外展力量下降。
③膝关节出现弹响。
2 为啥惹上“跑步膝”?
①跑量过多:突然增加跑步的距离或强度,会给膝盖带来过大的负担。
②跑步姿势不正确:不良的跑步姿势,例如脚外翻或内翻,会导致髂胫束摩擦增加。
③鞋子不合适:穿着不适合的跑鞋,尤其是没有足够支撑和减震功能的鞋子,会增加受伤风险。
④肌肉力量不均衡:大腿和臀部肌肉的力量不平衡,可能导致髂胫束紧张。
3 如何躲过“跑步膝”?
预防跑步膝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①逐步增加运动量:避免突然增加跑步距离或强度,给身体足够的适应时间。
②注意跑步姿势: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,避免脚过度内翻或外翻。
③选择合适的跑鞋:穿着适合自己足型和跑步风格的跑鞋,定期更换跑鞋。
④加强肌肉训练:通过力量训练增强大腿和臀部的肌肉力量,保持肌肉平衡。
⑤做好热身和拉伸:跑步前充分热身,跑步后进行拉伸,特别是大腿外侧和髂胫束的拉伸。
4 惹上“跑步膝”怎么办?
如果不幸患上了“跑步膝”,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非常重要:
1、休息:停止跑步或减少跑量,给膝盖足够的休息时间。
2、冰敷:在疼痛部位冰敷15-20分钟,每天几次,以减轻炎症和疼痛。
3、物理治疗:通过物理治疗师指导的拉伸和力量训练,改善髂胫束的柔韧性和肌肉平衡。
①髂胫束及周围组织进行放松:可以有效放松紧张肌肉,迅速缓解疼痛症状;
侧卧于地面上,将泡沫轴放置在大腿外侧,从髂骨到膝盖的位置。用手臂支撑身体,控制上半身的平衡,然后慢慢将身体重量压在泡沫轴上。沿着大腿外侧缓慢滚动泡沫轴,特别关注感到紧张或不适的区域,停留在这些点上进行轻微的滚动和按摩,以帮助释放紧张和改善血液循环。
②核心训练侧链控制训练:专注于加强和稳定身体侧面肌肉群的一种训练方法,助于改善核心稳定性和身体的整体平衡性,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伤害。在进行侧链控制训练时,重要的是逐渐增加难度和保持正确的姿势,以确保有效地激活和加强侧链肌肉群。
③加强臀中肌训练
a. 侧腿提升(Side-Lying Leg Lifts):侧卧,一条腿向上抬起,直到与地面平行,然后缓慢放下。
b. 侧步行(Lateral Band Walks):使用弹力带,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然后侧向迈步,保持膝盖微屈,加强臀中肌的外展功能。
c. 单腿桥(Single-Leg Bridge):仰卧位,一只脚踩地,另一只脚抬起,然后用踩地的那只脚推高臀部,可以有效地激活臀中肌和臀大肌。
4、物理因子治疗
a.超声波治疗能够促进膝外侧损伤组织的愈合与疼痛;
b.短波治疗能够起到消炎、止痛的效果;
c.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有效地缓解ITBFS患者的疼痛。
5、药物: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,如非甾体抗炎药(NSAIDs),缓解疼痛和炎症。
6、调整跑步姿势和装备:在康复期间,重新评估自己的跑步姿势和跑鞋,确保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。
“跑步膝”虽然常见,但通过科学的训练和预防措施,可以大大减少其发生的概率。
如果你感到膝盖外侧疼痛,不要忽视,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调整,以免问题加重。对于严重的情况,可能需要通过理疗师或医疗保健提供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,以便制定更专业的康复计划。记住,健康的跑步才是长久之道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美男健身 琼ICP备2024039176号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