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减小步幅提高步频
大的步幅需要强大的腿部肌肉作为支撑,每个跑者的肌肉水平不同,所能驾驭的步幅也不同。跑步的过程中每条腿交替承受全身的重量,当你跑步的步幅过大时,膝关节、踝关节、腰关节分担重力的冲击将增大,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关节疼的问题。
正确的做法是,先找到一个标准的步频,一般是170-180之间,我们可以选择一些180步频的音乐,跟着节奏跑,也可以下载一个节奏器,跟着180的节奏跑。有了固定的步频我们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步幅,先小一点慢慢来,一般从65-70左右,逐渐的增加,标准是跑完30分钟肌肉不酸疼,如果跑不下来,可以跑走结合。
二、脚着地时腿微弯
很多人认为跑步时腿应该是伸直的,尤其是脚着地的那一刻。特别是有些跑者喜欢全脚掌或脚后跟着地,试想一下,腿伸直着地,全身的重量压在了一条腿上,除了鞋底的缓震,接受冲击的还有自己的膝关节、腰关节、脊柱等,30分钟的跑步会冲击5000余次,久而久之,膝盖软组织挫伤、足底筋膜炎、脊柱损伤都有可能发生,正所谓这样跑,跑的越努力越受伤。
正确的跑法应该是脚着地的一瞬间,前脚掌着地、膝盖微弯、核心绷紧,这样全身重量的冲击会被踝关节、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缓冲掉,真正的起到锻炼肌肉,提高有氧的目的。
三、经常练习靠墙蹲
跑步是一个经济实惠的有氧运动,能够锻炼到全身大部分的肌肉,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全身大部分肌肉支撑的运动,尤其是腿部肌肉,腿部肌肉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步幅。并且长时间的跑步也会流失身体的肌肉,这就需要我们经常性的增加一些力量训练。
为了保护膝盖,提升腿部力量,新手首选是靠墙蹲的锻炼,如上图。如果感觉跑不起来,也可以先通过靠墙蹲增加腿部肌肉,然后逐渐增加跑步距离和时间,两者相辅相成。
靠墙蹲时注意几个要点,①起步小腿和大腿的角度可以适当大一点,等有一定力量后再增加到90度。②膝盖不能超过脚尖,最好小腿和脚是垂直的,并且脚尖微微上翘,感觉到是脚后跟着地。③蹲的过程中感到膝盖上方肌肉发力,并且肌肉鼓起,逐渐发热。时间可以从10几秒逐渐增加,直到能坚持3分钟左右为宜。
想要保证跑步膝盖不痛,除了注意以上几点外,最重要的还是要运动适量,出现伤病及时就医。愿天下每一个跑者远离膝盖疼痛,扔掉护膝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美男健身 琼ICP备2024039176号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