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

热门标签:

高心率跑步有什么危害?如何避免?不要盲目训练 否则悔之晚矣

2025-01-25 00:56:48| 查看: 100


很多跑步多年的朋友,在跑圈常会听到跑步高心率危害大的告诫。

而随着跑步经验的积累,也会开始越来越关注心率,但实际上很多跑友却没有真正弄明白心率,结果:

有的跑友,长期压心率不敢跑,导致垃圾跑量;

有的跑友,被所谓的高心率困扰,最后被迫放弃跑步;

有的跑友,在高心率下跑步并无明显不适感,就觉得高心率并不可怕,越跑越无所谓,留下很大健康隐患

目录

一、高心率跑步有什么危害?

二、什么是最大心率?

三、最大心率准确的2种测量方法

四、弄清楚心率四大区间,健康无伤的跑步


一、高心率跑步有什么危害?

因为没有医学类资质,所以这一节的危害,我只能点到为止,恕不能详细说。

一句话:长期高心率跑步,后果很严重,可能会对心脏、肾脏、关节、半月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。

不可逆,意思就是不可修复,通过治疗不能恢复如初

可能很多跑友一看这些词,就直接放弃跑步了

做惊弓之鸟,倒也大可不必!

弄清楚最大心率的概念,精准控制跑步心率,高效率锻炼和训练,才是健康和快乐之源

二、什么是最大心率?

弄明白高心率之前,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最大心率

最大心率就是一个人的心脏每分钟的最高心跳次数,一般是在极限运动强度下达到的

最大心率是天生的,几乎无法改变,与个人生理结构有关。

以前听说过一个说法,通过训练,可以提升最大心率,经过查阅资料,这个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。

这种说法,是一种假象。

实际是,通过训练,提升的是你更高强度运动的能力,这种更高强度的运动,使你的心脏功率能够开到最大。

并不是最大心率升高了,是之前的运动强度并没有达到最大心率。

广为流传的【最大心率=220-年龄±5】,只是一大群人的统计平均值,处于统计中值的人群其实只占一小部分,公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准确的

每个人的最大心率几乎都是不同的。自己的最大心率把握的越准,跑步的强度把控就越准,锻炼就会更高效。

高效代表的是用更短的运动时间,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
三、最大心率准确的2种测量方法

比较准确的最大心率测量方法,推荐两种:

1、最大运动强度测量法

青少年首选此方法,比较准确;中老年人不建议用,有安全隐患;心脏不好的朋友,严禁使用此方法,别玩儿命哦!

具体方法如下:

找一个400米标准跑道的体育场。

戴心率测量装备,如运动手表、心率带或运动手环,连续全力跑5组800米

有一种说法是跑多组800米,跑到最后一组心率不能超过前一组为止,则倒数第二组的最高心率就是最大心率。

实际上我自己尝试后,发现5组已经足够测出最大心率了。

有时甚至3组,就已经足够冲到最大心率了。

所以这里推荐跑5组即可。

跑完,查看5组800米期间的心率最高值,就是你的最大心率。

这个方法与专业设备测量相比,偏差应该不超过5,还是很准的。

2、最大有氧心率反算法

中老年人建议首选此方法,比180-年龄的公式准确的多,比第一种方法差点,但足够用了。

具体方法如下:

慢跑起来,保持闭口呼吸。

1公里后开始逐渐加速,直到速度接近无法坚持闭口呼吸的那个点,找准这个闭口呼吸的最大速度,就是你的最大有氧速度,保持5-10分钟,然后慢慢停下来。

这5-10分钟的平均心率,就是你的最大有氧心率

用最大有氧心率除以78%,得出的值就是你最大心率的理论值。

测试的次数越多,反算的最大心率就越准确;保持的时间越长,越准确。

四、弄清楚心率四大区间,健康无伤的跑步

跑步心率高或低,绝对值是相对于自己的最大心率而定的。

但也并不是说高心率就一定危险和伤害身体,也并没有那么可怕。

高心率是否对身体造成伤害,与你身体的素质、训练程度、高心率持续的时间相关,所以并不是心率高了就一定会伤害身体,这个逻辑要先弄清楚,否则就容易变成惊弓之鸟,搞出心理阴影,那就不能快乐的跑步了。

高心率+长时间=过量,过量导致身体超负荷,超负荷得不到休息,就会被伤害。要么充分休息,要么控制好不同运动强度下的时长。

我建议按照丹尼尔斯跑步训练体系中对心率的科学划定,进行高心率的判断和控制。

1、有氧心率区间

最大心率的78%及以下

假如你的最大心率是180次/分,那你的有氧心率区间就是140次/分及以下。

假如你的最大心率是200次/分,那你的有氧心率区间就是160次/分及以下。

实际跑步中,偶尔超上限3-5次,也问题不大,不用过于纠结。

有氧心率区间,身体供能以有氧反应为主,分解脂肪供能。

所以减肥,更应有氧跑,跑得快反而减肥效果差。

有氧心率,也可以认为是安全心率,80%的跑量应该在有氧区间。

在这个区间超长时间的运动,对心脏没有大的负担。但有氧心率跑步时长不要超过150分钟,至少不能经常超过这个时长。

经常的意思指3天跑2次150分钟,就是过量,身体会超负荷。

超负荷,就是及时充分的休息,才能避免伤病。

当然,随着训练量的增加,身体素质的提升,这个过量的门槛会越来越高。

有网络跑步大神,连续N天,每天跑1个马拉松,那是天赋加上长久训练的结果,是个例。

个例不要用作讲道理使用

所以我之前的文章一直建议:跑了全马42.195km的,休息5-7天;跑半马21.0975km的休息3-5天

当然那些马拉松强人们不在此列,不用考虑这个问题,因为他们往往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,身体素质足够承受长时间高频次的运动负荷。但专业运动员也不是铁人,也可能会因为超负荷导致大众跑者长期高心率一样的伤病。

有氧区间,能够提高耐力。

2、乳酸阈区间(有氧与无氧的平衡点)

最大心率的88%-90%。

超过最大心率90%的高强度运动,身体主要无氧反应为主,产生乳酸,身体快速疲劳。

乳酸阈,及时产生乳酸与分解乳酸速度相等,人可以较长时间维持的最大强度。

长期没有运动的人群,这个区间下限可能是80%甚至75%。

有运动习惯和规律运动训练的人群,较为适用88%-90%的区间。

这个区间心率下的跑步,大众跑者不要应控制在≤20分钟。超过了,就容易过量。

人类乳酸阈跑的天花板,就是世界顶级的半程马拉松运动员,几乎全程维持在乳酸阈心率区间,持续时间在57-60分钟。

乳酸阈区间,可以提高跑步高速的保持能力,提升心肺能力。

3、混氧心率区间

最大心率的79-87%。

严格说,这个区间也算是有氧区间,只是因为乳酸阈值随人的训练水平和素质会有变化,所以这个区间是有氧反应和无氧反应均提供能量。

这个区间下的配速,基本上就是马拉松比赛的配速,日常单次持续时间不要超过110分钟,超出算过量。

混氧区间,可以让身体更好的适应比赛强度,不比赛的,没必要跑到这个区间。

4、无氧区间

最大心率的90%以上。

持续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,否则为过度。

无氧区间,可以更好的刺激心肺功能,提高无氧能力,降低有氧跑强度下的心率。

综上所述

过量或过度,不能够充分休息,就很可能造成伤害。

所以,说了这么多,记住下面这张图,并控制跑量和频次:

我整理的这张图很重要 可以存在手机里经常查看

跑量:E轻松跑量80%,其他四种强度跑占跑量20%(两次强度间隔2天或以上)。

频次:跑二休一、跑三休一或跑五休二。

就基本可以避免高心率对身体的伤害。


上一篇:过度跑步可能会减少寿命?从最大心率和强度,看看你跑步过度了吗 下一篇:了解运动心率的重要性,对你的减肥很重要
相关推荐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美男健身 琼ICP备2024039176号-24